↑相當有名的一張照片...

目擊歷史 40年代台灣攝影記者聚一堂  
【中央社╱台北十日電】
 
「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民國40年代台灣攝影記者作品展」今天在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揭幕,當年在新聞戰場上並肩作戰的戰友們齊聚一堂,雖然已白髮蒼蒼,但都相機不離手,談著當年見證的歷史,也期許新一代的新聞記者要堅持為事件找真相,為歷史作見證的理想。

「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民國40年代台灣攝影記者作品展」共展出十五位前輩攝影記者的六十三幅攝影作品,他們是王小亭 (上海申報新聞攝影部主任)、王之一 (台灣攝影社)、張廣基 (美國時代生活雜誌)、秦凱、陳永魁 (中央社)、羅超群 (僑光社)、郭琴舫、郭惠煜 (中央日報)、姚琢奇 (中國勞工通訊社)、浮雲 (自立晚報)、姚克明 (英文中國日報)。

朱汝嬴 (台灣時報)、伊夢蘭 (泛亞社)、吳紹同 (中國電影製片廠)、莊靈 (台視)。包括秦凱、姚琢奇、陳永魁、郭惠煜、吳紹同、浮雲、朱汝贏等資深攝影記者前輩都出席這場以他們為「主角」的攝影展揭幕記者會。已過世的羅超群和張廣基,也有家人代表參加。

這些新聞界的老兵,從事新聞攝影都超過五十年,當年採訪大陳撤退、八二三砲戰、花蓮大地震、八七水災等重大新聞事件,一起出生入死,同甘苦、共患難,情同手足。

十五位前輩攝影記者用相機為歷史留下見證,每一張照片在攝影過程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莊靈特別介紹王小亭當年拍到幼兒坐在鐵軌旁號啕大哭的照片,在美國生活週刊發表,讓一億三千萬人看到這幅照片,不但震驚美國輿論界,也迅速流傳於全世界,見證了日本侵華的罪行。

高齡八十六歲的秦凱也背著相機出席記者會,他是台灣第一代攝影記者,在中央社任攝影記者時曾採「大陳撤退」,「花蓮大地震」也有他的傑作。秦凱接受訪問表示「我一生從事攝影工作很快樂,當攝影記者,就好像能坐在第一排看戲,是何其幸運及快樂」。

軍事新聞研究會會長姚琢奇年屆八十高齡,至今相機不離手,捕捉獨家鏡頭。他採訪823砲戰時在密集砲火中求生,還是台灣第一位乘過F-104高性能戰鬥機的攝影記者。姚琢奇說,「當攝影記者,為事件找真相,為歷史作見證,就是要上山下海,水裡來、火裡去,無所畏懼」。

記得中學教到日本侵華歷史,課本那張幼兒坐在鐵軌旁嚎啕大哭的照片嗎? 想要看看大象林旺當年送到圓山動物園和母象馬蘭成婚的歷史鏡頭嗎? 在「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民國40年代台灣攝影記者作品展」可以看到這些精彩的歷史鏡頭。 

【2008/05/10 中央社】

   

228、823…鏡頭在現場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如果新聞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還不夠近!」

國內首度為前輩攝影記者舉辦的攝影作品聯展,昨天起在台北展開。透過十多位攝影前輩的作品,讓讀者重溫抗戰期間的二二八事件、韓戰反共義士來台、大陳撤退、八二三砲戰、蔣中正總統主持閱兵、華興青少棒贏得世界冠軍等歷史畫面。

籌辦攝影展的攝影家楊永智指出,民國四十年代的攝影記者多數跟政府由大陸遷台,陸續加上當時加入新聞界的第二代記者。

展出的包括一些已故前輩的作品:例如王小亭於民國廿六年在被日軍炸毀的上海火車南站拍到一個全身是血、坐在鐵軌上哭泣的幼兒,這張照片兩周後登上美國的《生活》雜誌,傳遍全球,成為日本侵華暴行的最佳鐵證。

四十年代同時應聘於合眾國際社、NBC、時代周刊的張廣基,鏡頭下記載了八二三期間空軍運輸機冒著砲彈爆炸強行降落運補物資,以及在戰壕裡戴著鋼盔和官兵談笑的蔣經國。

有時攝影記者更成為歷史的保存者:例如王之一冒著生命危險,拍下了二二八事件的暴動與死傷,成為唯一的影像紀錄。孫立人因案失勢被軟禁,所有照片被下令銷毀,所幸羅超群偷偷將底片藏在家中,卅多年後全案平反才有機會重見孫立人當年抗日、剿共等畫面。

「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民國四十年代攝影記者作品展」在北市遼寧街四十五巷廿九號的「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展出至六月四日,電話是(○二)二七七三三三四七。 

【2008/05/11 聯合報】

還蠻想去看的耶
不過那地點還真是....不好去啊.....

找到一個特別的資料 不妨看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